{{ $t('FEZ001') }}課程組
{{ $t('FEZ002') }}教務處|
臺以共學談保育 視訊協作收穫多 透過「臺北市國際筆友計畫」,再興小學和以色列G.E.T School建立共學夥伴關係,暑假期間,雙方教師仍持續以線上會議方式共同備課,為下一個課程目標共同前進。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雙方師生以動物保育為主軸、文化學習為輔,透過視訊和數位協作,以英語作為溝通語言,進行了完整序列式的主題交流學習活動,不僅認識以色列的地理環境、自然生態、瀕危動物和保育做法;也經由節慶學習、交換卡片禮物和飲食體驗,對猶太傳統文化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雙邊簡報對話 認識生態多樣性 再興和G.E.T School教師在交流前密集的討論學習目標、活動流程和使用工具,透過跨國共備豐厚交流課程的內涵。「動物保育」主題課程共規劃了4次視訊,從介紹自己的寵物、分別介紹自己國家的特色地貌和自然生態和分享自己國家的動物保育成功案例循序漸進;過程中運用分組對談、小組簡報、問答活動等多元方式進行。于桐說很驚訝以色列同學每個人都有養動物,還有養雞的,因為臺北都會區環境比較擁擠,所以比較不適合養寵物,也讓她想到飼養寵物也要考慮自己能不能給予動物妥善的照顧。
G.E.T School同學介紹了戈蘭高地(Golan Heights)、死海(Dead Sea)、胡拉山谷(Hula Valley)、內蓋夫沙漠(Negev Desert)、紅色大峽谷(Red Canyon);動物則介紹了努比亞野山羊(Nubia Ibex)、蹄兔(Rock Hyrax)、角蝰(Horned Desert Viper)等沙漠動物。再興同學則介紹了東沙環礁、太魯閣、臺江濕地、墾丁國家公園和環礁、臺灣黑熊、黑面琵鷺、水筆仔、棋盤腳等動植物;雙邊師生透過簡報認識彼此較為陌生的地貌和動物,察覺其中的生物多樣性和彼此的異同。G.E.T School的Sofi和Moriah分享自己發現死海和臺灣島都是因為板塊運動而形成,安呈和名烜則發現停留在東沙環礁的候鳥群之一—戴勝,是以色列的國鳥。
在分享成功案例上,G.E.T School同學介紹了黇鹿(Fallow Deer)、海龜(Sea Turtle)、禿鷲(Vulture);再興同學介紹櫻花鉤吻鮭、臺灣黑熊和大型海洋動物。誼恩注意到以色列除了保護動物的棲息地,也重視動物的復育和野放;再興同學也發現臺灣保育成功案例的英文資料查詢不易,動物種類較少、資料不多而且不少都是超過5年前的資訊,亭妤對這樣的查詢結果感到很驚訝,覺得自己和大家都應該要更關心動物保育議題。
互學國家特色 文化體驗樂趣多 除了「動物保育」主題學習,再興和G.E.T School師生也透過日常生活照片影片分享、交換卡片、互寄驚喜包裹(Surprising Parcel)和以色列美食派對(Isreali Cuisine Party)活動,認識彼此的語言、文字、節慶等文化特色。中文和希伯來文的文字寫法和發音對雙方學生都很新鮮,乾睿很驚訝G.E.T School同學的中文寫得很端正,睿澤看到學伴特別用空心美術字畫出自己的英文名字譯音--「盧卡斯」覺得很感動;來自再興同學手繪的精美卡片讓G.E.T School同學感到驚喜,直說怎麼有耐心完成這麼美麗的卡片。而G.E.T School也特別寄來死海的岩鹽、沙漠的瓶沙和原礦岩石,喚起聆聽簡報時的記憶,也讓再興師生對於以色列的印象更加鮮明。
再興教師運用G.E.T School教師分享的普珥節(Purim)和逾越節(Passover)活動照片製作簡報,介紹二個節慶的由來和習俗。品涵覺得普珥節變裝歡慶的方式跟萬聖節很相似,大家也很想嘗嘗普珥節代表甜點--「哈曼的耳朵」(oznei haman),采琳發現逾越節故事中在門框塗羔羊血避災,跟華人新年貼春聯驅趕年獸有些相像。師生察覺節慶儀式連結了自身民族的歷史和文化,在節慶活動越來越商業化、過節氣氛漸趨轉淡的此時,更是值得我們深思。
G.E.T School也特別聯繫臺北的以色列餐廳和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準備道地以色列餐點炸豆丸子(Falfel)、口袋餅(Pita)、薑黃香料飯和傳統布丁邀請再興交流師生品嘗,和介紹猶太飲食文化。多種香料調和的炸豆丸子和香料飯,搭配特別調製的芝麻醬和鷹嘴豆泥,是再興孩子初次品嘗的滋味,家綸說沒有想到這些料理全都是蔬食,君瑞覺得這樣的蔬食料理不但美味健康,對地球也很友善。駐臺北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人員Rita自己也是吃素,表示猶太飲食的規定因家庭而異,但都傳達了愛護生命和促進健康的精神。
師生共備交流 跨文化溝通理解 再興和G.E.T School合作克服時差、學期時間和學生背景差異,運用多元管道充分溝通,確認雙方活動目標和流程理解一致;以色列教師的高效率、教學專業和目標精確令人印象深刻,同時又能兼顧尊重和理解,不但增進教師對於雙方動物保育和文化學習主題的認識,也提升了教師國際學習的備課和課程發展能力。G.E.T School學生學習的高主動性,提問積極,發表態度大方,聆聽專心,對認識他國文化的好奇心,小組簡報時相互支持合作,都讓再興孩子印象深刻。陳羿對G.E.T School同學詢問他的名字怎麼用中文發音感到驚訝,也想知道自己名字的希伯來文發音;凱騰說第一次視訊看到G.E.T School同學都準備了中華民國國旗,覺得很感動。再興和G.E.T School教師共享教學資料、學生作品,簡報也都放上雙方國旗和教師姓名,讓彼此深刻感受到「我們是一家人」。 在交流之初,以色列對再興師生來說是一個陌生遙遠的地理名詞,但是在超過半年頻繁的往來,臺灣和以色列其實近在咫尺,甚至有許多相同的地方。我們永遠會記得G.E.T School師生,我們在以色列的第一個而且永遠的摯友。
|
{{ $t('FEZ003') }}2022-08-11
{{ $t('FEZ004') }}2025-08-23|
{{ $t('FEZ005')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