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課程組
{{ $t('FEZ002') }}教務處|
具備多重身分,是節目製作人、是導演、也是作家的辛翠芸 製作人,來到再興小學,和小朋友分享如何運用影像說故事來介紹科普知識。辛製作人發現臺灣關於海龜保育的影片非常稀少,而且觀眾對戲劇的興趣遠大於紀錄片,於是萌發想要用戲劇介紹海龜的念頭,拍攝了《我的龜蜜女友》影集,希望能夠藉由科普知識融入戲劇的方式,向大眾推廣海龜保育的觀念,本片同時也榮獲2018年休士頓國際影展原創戲劇金牌獎。
辛翠芸製作人對海龜生態侃侃而談,提到海龜產卵一次約產1000顆左右,但是真正能夠返回原出生沙灘再次產卵的海龜只有一隻;海龜的食道充滿又軟又尖的倒刺,本來是為了固定捕捉到的獵物避免逃走或是被強大的海流沖走,沒想到也是這樣的構造,讓海龜誤食塑膠袋也無法吐出;許多受傷的海龜即使盡力醫治還是很難救回,原因就是腸胃中積滿了太多誤食的塑膠袋;海龜的性別是由孵化時沙灘的溫度來決定,因為全球暖化,也導致海龜性別失衡而產生滅絕的危機。
全世界有7種海龜,臺灣就能看到5種,小琉球、澎湖望安和蘭嶼都是海龜的棲息地。6月到10月是海龜的產卵期,不要在沙灘夜遊;去海邊遊玩要選擇「海洋友善」的防曬乳;騷擾觸碰海龜是違法的,看到海龜要遠遠的觀察。辛製作人提到小琉球在2年前因為污染太過嚴重,是完全看不到海龜的,後來因為民眾和當地居民合作復育環境,海龜才逐漸再回到小琉球,讓大家只要浮潛就能一覽海龜的可愛模樣。
本次演講是由世新大學辦理的「科學傳播前進小學」系列講座之一,世新大學教學卓越中心陳彥龍主任也來到再興給孩子們鼓勵。過程中辛翠芸製作人和再興孩子互動熱絡,學生回答發問積極,科學和保育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已然種下。活動最後,辛製作人鼓勵大家加入減塑和淨灘的行動,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守護海龜的環保小尖兵。 |
{{ $t('FEZ003') }}2022-10-12
{{ $t('FEZ004') }}2025-08-23|
{{ $t('FEZ005') }}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