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1') }}張婷華
{{ $t('FEZ002') }}教務處|
六年級學生透過閱讀寫作課程進行之專題探究報告與社會課認識SDGs國際議題聯結,察覺並探討有什麼問題需要大家去關注和解決,藉此提出行動方案並爭取支持。
5月17日,六年級各班代表進行提案分享,主題涵蓋:「電動摩托車:究竟有多環保?」、「臺灣大變身:空氣變好了嗎?」、「海洋之心扣緊人心-海生表演如何轉型」、「突破性別界線!啦啦隊成員大揭秘」、「博愛坐讓座究竟是"愛"還是"礙"?」和「從二戰期間德國的迫害反思台灣的歷史事件:從不同的角度看「人權」」。內容分別與SDG 3 健康與福祉、SDG 5 性別平權、SDG 6 淨水及衛生、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和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有關。
學生在提案中以嚴謹的結構,流暢的表達並說明當前遇到的問題和目前可供解決的方法,並提出建議和呼籲,再於社會課時間,進行公民投票。同時更將足跡擴展至五年級各班進行專題成果分享,讓學弟學妹們也能有感,提升兒童公民意識。
在6月7日兒童週會上,將一系列的歷程與投票結果完整分享,透過合作學習、創意表達,體驗付出愛的感動,讓學習不只是學習,而是一種體會。而全體六年級學生的探究作品,同步也在畢業生成果展網頁,以數位作品方式展出,多元展現再興學生的問題探討、解決能力,同時傳達小學生也有能力影響世界的情懷,更期盼愛的種子能深植於心,並從孩子身上萌芽、茁壯,讓愛的力量擴散影響力。
{{ $t('FEZ003') }}2024-06-07
{{ $t('FEZ004') }}2025-08-23|
{{ $t('FEZ005')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