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FEZ002') }}教務處|
四月二十四日午後,中年級學生進行了一場「異國風味美食宴」及「新住民文化」課程。異國風味美食宴,不僅讓孩子們大飽口福,更開啟了他們對世界的好奇與探索,新住民文化、服飾、樂器等介紹,讓孩子在生活中愛上學習,在學習中感受世界的豐富與美好!
從書本走進餐桌的奇妙旅程
三年級的小朋友透過閱作課程《吃的東西原來如此》一書,展開了一場「享受味蕾與心靈的旅行」,而在國語課文〈愛玉變身術〉中,更學習到如何觀察愛玉的神奇變化,也激發了孩子們對「自己動手做」的興趣與好奇,讓孩子們從「讀」中學、「做」中玩,用味覺探索世界,用雙手體驗文化。
在《吃的東西原來如此》共讀討論,孩子們對食物的製作過程、食材的來源與飲食文化有了初步認識因而學生們輪流擔任美食的導覽小主持人,介紹自己組別的料理與背後的文化故事,展現了孩子們自信又有條理的表達能力。這場異國風味美食宴,不只讓孩子們「吃得開心」,更讓他們「學得有感」。在體驗課程結束後,學生開心的分享:「我發現每個國家吃的東西都不一樣,真的很特別!」同學接著說:「我想跟媽媽說,下次我們家也到異國餐廳品嘗美食看看!」
新住民教師入班 說家鄉文化 談異國特色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教師帶領學生們,進行多元的互動的學習。四年級國際教育課程「新住民文化」單元,也同步在四月二十四日,再興小學邀請北新國小國際教育課程教學教師,分別是來自泰國的李拉雀薇老師及來自馬來西亞的黃寶雲老師,蒞校針對新移民相關生活環境及風土民情進行介紹,使學生了解多元文化意涵並互相尊重,拓展更豐富的國際視野。二位老師都特別換上了國服,帶來許多家鄉文物,李拉老師也用心的準備了泰國的傳統服飾-沙龍,學生們輪流上台體驗,傳統服飾走秀與互動小問答活動,讓大家在輕鬆有趣的氛圍中彼此學習、交流,充滿歡笑與驚喜。寶雲老師今天特別帶來數個手鼓,親自讓同學們一起體驗一下,並共同敲奏曲目《Mari Kita Main Kompang》,初次嘗試的孩子們,覺得新鮮又有趣,不同位置敲擊手鼓有不同的音色,孩子們手忙腳亂,卻也樂在其中。老師們在四年級各班進行精采的文化交流分享,這些分享不僅是對學生學習的啟發,也讓我們對國際教育有了更深的理解。
雙向互動與跨文化學習
經過這堂次活動,學生們不只學到了泰國和馬來西亞的文化,也更懂得感恩。學生分享「我最喜歡緬甸老師教我們說緬甸話,好像唱歌一樣,也覺得泰國的打招呼方式好有禮貌!」這是一堂讓我們打開眼界、打開心的國際課程。我們開拓了視野,不論是食物、建築、服飾、文化的探索,更讓我們明白全球的多樣性與挑戰,也努力在跨域課程學習中,擁有全球視野及公民實踐力!
{{ $t('FEZ003') }}2025-04-25
{{ $t('FEZ004') }}2025-08-23|
{{ $t('FEZ005') }}837|